【EP.11 新冠肺炎確診後乾咳調理】

63歲女性案主確診新冠肺炎一週後,自覺呼吸較淺快,活動後容易喘,嚴重時有胸悶感。伴隨乾咳及喉嚨異物感,口乾及疲倦感明顯,勞累時會頭暈。平時容易腹脹,發作不定時,偶有胃酸上逆喉嚨灼熱感,大便1~2日一行質偏硬,睡眠尚可。患者就診時,望診發現精神較差,身材偏瘦,面色紅黃隱隱。問診發現病人較怕冷,冬天容易手腳冰冷,活動後易下背痠痛,個性容易緊張,睡眠尚可,勞累時頭暈偶發,脈診:右脈寸浮關尺沉,左脈寸細關尺沉。

肺氣陰兩虛及腎陽虛

案主以前嗜食肥甘厚味,造成胃氣不合而有腹部悶脹情形,且因胃氣上逆造成胃食道逆流的喉嚨灼熱感。隨著年齡增長,腎氣虛逐漸轉化為腎陽虛,造成下背痛及手腳冰冷,也因清陽不升而會頭暈。感染新冠肺炎後因外感風熱襲肺,造成上盛下虛的局面,感染日久風熱逐漸化燥影響肺,造成肺氣陰兩虛而出現口渴乾咳。由於肺與大腸相表裡,肺燥進而造成大便質硬較難出。脈診部分右寸浮表示仍有餘邪,尺沉代表腎氣不足,案主容易手腳冰冷及容易腰痠背痛,代表腎氣不足逐漸轉化為腎陽虛的表現。

生津潤燥,益氣升陽

治療方法:降氣平喘,益氣升陽,和胃降逆,生津潤燥。處方:蘇子降氣湯、補中益氣湯、半夏瀉心湯、半夏厚朴湯、沙參麥冬湯。

蘇子降氣湯治療上盛下虛的喘咳,能夠降氣平喘,溫腎納氣。方中蘇子降氣平喘,半夏燥濕化痰,厚朴下氣消痰,前胡宣肺降氣,肉桂溫腎納氣以平喘,當歸養血潤燥,甘草調和諸藥,生薑、大棗和中祛痰散寒理氣。補中益氣湯益氣升陽、調補脾胃。方中黃耆人參補中益氣,升陽固表,白朮燥濕健脾,當歸養血補虛,陳皮理氣化滯,醒脾和胃,升麻、柴胡升陽舉陷,甘草、生薑、大棗調和脾胃。半夏瀉心湯和胃降逆、消痞除滿。方中黃連、黃芩、苦寒瀉熱和陽,乾薑、半夏開痞散結,降逆止嘔,溫胃和中,人參、甘草、大棗補中益氣,以復脾胃升降之職。半夏厚朴湯行氣散結,降逆化痰。方中半夏、厚朴、生薑辛以散結,苦以降逆,茯苓佐半夏以利飲行涎,紫蘇芳香宣通鬱氣。沙參麥冬湯清養肺胃、生津潤燥。方中沙參、麥冬滋陰生津,清養肺胃,玉竹、天花生津止渴,養陰益胃,白扁豆及甘草補中健脾,以增強生津血之源,桑葉辛涼輕散,宣清涼肺。

咳嗽化燥傷陰中醫有解

案主後續回診後表示咳嗽頻率下降,喉嚨卡痰感減輕,呼吸較先前深沉,胸悶感減輕,疲倦感輕微。腹脹情形仍有,胃食道逆流喉嚨灼熱感時發,續調確診後乾咳喘及理脾胃功能。

許多人確診後都會有乾咳情形,會自覺喉嚨卡痰感但又難以咳出,口乾、呼吸較淺及疲倦是常見的症狀,這情形會持續一段時間,等到病人自覺該尋求醫師協助時往往已經是兩三週以後,更有長達數個月之久。根據筆者的臨床經驗,針對無其他慢性疾病(e.g.氣喘,慢性阻塞性肺炎,腎衰竭,心肌缺血…)的病人,中醫治療後乾咳部分大約在三週內恢復,疲倦感則是會在一週內有明顯改善,因此確診後如有不適可以先行至中醫院所調理,讓自己更快回復到確診前的狀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