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EP.13 虛勞疲倦的失眠調理】

51歲女性疲倦感持續多年,晨起疲累感重,睡眠差服用安眠藥七年,夜尿本週平均每天1~2次,起床上廁所易跌倒,自述兩天前晚上起床上廁所時跌倒,右前額局部瘀青,無噁心想吐感。頭脹痛伴隨頭暈時發多年VAS:2~3,平常全頭痛但目前前額較明顯(瘀青處),吹風後加重。眼睛乾澀感多年,飛蚊症病史。食慾差,餐後易腹脹,胃食道逆流感時發,發作時伴隨胸悶感。易緊張,口乾火氣大,頻尿一小時兩到三次,大便可。望診形體消瘦,顴骨明顯,右前額局部瘀青,黑眼圈重,精神差但眼神機警,問診情緒容易緊張,用餐後容易腹脹。脈診寸脈細關尺沉弦。

陰虛火旺,脾胃兩虛

案主個性易緊張,日久造成心陰虛,陰虛火旺造成口乾及虛煩不寐。加上三餐不定時,行成脾胃兩虛的情形,因此容易餐後腹脹以及吸收不良造成形體消瘦。隨著年紀增長,腎氣漸衰,加上心陰虛而心腎不交造成夜尿及頻尿。心脾兩虛、心失所養會呈現面色少華、四肢倦怠、舌淡脈細、神疲食少,這位病人的表現為不寐、晨起疲倦感重,也因為血虛無法上榮造成頭暈眼花情形。陰虛陽亢擾動心神,神不安寧也會造成不寐。

治法為健脾養心、滋陰清熱。方用歸脾湯、天王補心丹、補中益氣湯、桂枝龍骨牡蠣湯、酸棗仁湯。歸脾湯補益氣血、健脾養心。方中黃耆、人參、白朮、甘草益氣補脾,當歸、龍眼肉補血養心,茯神、酸棗仁、遠志寧心安神,木香理氣醒脾。天王補心丹養心安神、滋陰清熱。方中生地、玄參、天冬、麥冬滋陰清熱,丹參、當歸養血安神,人參、茯苓益氣安神,柏子仁、遠志、五味子、酸棗仁養心安神。補中益氣湯益氣升陽、調補脾胃。方中黃耆、人參補中益氣,白朮燥濕健脾,當歸養血補虛,陳皮理氣化滯,升麻、柴胡升陽舉陷,甘草、生薑、大棗調和脾胃。桂枝龍骨牡蠣湯斂陰潛陽。方中桂枝湯調和陰陽,龍骨、牡蠣鎮心安神。酸棗仁湯滋養安神。方中酸棗仁養血補肝,茯苓與酸棗仁寧心安神、川芎條暢氣機,知母滋陰清熱除煩,甘草生用清熱和藥。

三成以上的人曾經有過睡眠困難

睡眠困難女性多於男性,隨著年齡的增長失眠的機會也越高,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,全球有三成以上的人曾經有過睡眠困難。失眠依照症狀可以分為四種,分別為:入睡困難(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入睡)、淺眠易醒(睡眠容易中斷)、過早起床(提早起床且難以繼續睡眠,睡眠週期較其他人短)、睡不飽(睡眠時間充足但白天仍然感到疲倦)。臨床上的失眠症是指失眠症狀每週超過三次以上,甚至影響到情緒(易怒、焦慮、憂鬱等)或白天生活作息(記憶力減退、反應力下降、日間嗜睡等)。症狀持續不到一個月稱為暫時性失眠、大於一個月為失眠、超過半年則為慢性失眠。

造成失眠的原因有很多:藥物(e.g.腎上腺皮質素,抗憂鬱藥)、咖啡因、睡眠習慣不良、壓力等等。就中醫的觀點來說,睡眠屬於不寐的範疇,造成的原因有:胃中不和、陰虛火旺、肝陽擾動、心腎不交、陰陽不合、思慮勞倦、心脾兩虛等。除了尋求專業醫師協助外,日常保養也是很重要的一環,減少咖啡因尼古丁酒精的攝取、睡前兩小時避免吃大餐或攝取過多水分、檢查定期服用的藥物、以及培養運動的習慣都能改善失眠的情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