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EP.62 肩頸僵硬,手麻無力,小心頸椎間盤突出】

46歲女性職業為秘書,平時工作坐在電腦時間長。這次就診主訴為後頸部僵硬疼痛五年,且近一個月加劇。自107年開始常自覺頸部僵硬疼痛,發作嚴重時伴隨眩暈,且疼痛會延伸至後腦杓及上背部,症狀反覆發作。於107年6月至醫院檢查發現C5-C6椎間盤突出,後續接受復健治療效果不彰,於108年2月接受手術治療,但症狀持續。近一個月症狀更加明顯,左手臂及左脅肋處時常感到酸麻,長時間低頭或疲勞時疼痛加重,躺下休息或局部按壓熱敷可部分緩解。眼睛時常乾澀,且餐後容易胃腸脹氣胸悶,有乾眼症及胃食道逆流病史。觸診肩頸及背部肌肉緊繃僵硬,左側較明顯,肩井、風池、膏肓處壓痛,頸部轉動及手臂上舉時誘發疼痛,局部無紅腫熱。切診脈弦數。

肝主藏血,在體合筋

《素問・宣明五氣篇》:「久視傷血,久臥傷氣,久坐傷肉,久立傷骨,久行傷筋,是謂五勞所傷。」肝主藏血,在體合筋,筋仰賴肝陰滋養,肝的陰血充盈,血和則經脈流行,筋骨勁強。患者長期勞損,頸部肌肉過度使用,使脊椎承受不當壓力,傷筋耗氣,加上肝血不足,筋骨失於濡養。產生韌帶鬆脫及椎間盤突出的情形。氣血傷於內,經絡受損,氣機運行不暢。手術治療雖然能矯正椎間盤突出情形,但也可能造成組織沾黏。患者平時工作壓力大,日久形成肝鬱氣滯,久鬱化火耗損肝陰,肝陽上亢而有眩暈情形,血不上榮,肝受血而能視,產生眼乾症狀。

通經活絡,疏肝解鬱

處方:針灸治療:風池、肩井、肩貞、曲池、養老。

風池穴屬足少陽膽經,功效為平肝熄風,祛風解毒。位於枕骨下與風府相平,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。肩井穴屬足少陽膽經,功效為祛風清熱,活絡消腫,位於大椎穴與肩峰連線的中點上。肩貞穴屬手太陽小腸經,功效為通經活絡,清利頭面,位於肩關節後下方,上臂內收時,腋後紋頭上一寸。曲池穴屬手陽明大腸經,功效為活絡降逆,清熱和營,位於肘橫紋外側端,屈肘時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。養老穴屬手太陽小腸經,功效為明目清竅,活絡舒筋,位於前臂背面尺側,尺骨小頭近端橈側凹陷中。

椎間盤突出

椎間盤是一塊軟骨,由纖維環及髓核構成,有避震的效果,能減輕頭部重量的負擔及維持頸部的靈活運動,長期維持錯誤的姿勢,例如低頭或脖子過度往前伸,會造成纖維環磨損,中間的髓核被擠壓出來,壓迫到一旁的神經,導致的一系列症狀。頸部會有僵硬感,活動不適,上肢可能會有手指麻木、皮膚感覺功能異常,運動功能減退等。透過問診、理學檢查,及頸椎影像學檢查診斷,其中核磁共振(MRI)可以分辨椎間盤突出的嚴重程度。

頸椎症候群屬中醫「痹證」範疇,病因爲慢性勞損、外傷或體弱導致氣血運行失常,經脈痹組不通,進而誘發肢體筋骨出現麻木及疼痛的症狀。平時需多注意頸部的姿勢,避免長時間處於前傾狀態,可以微收下巴。應避免過度負重,或兩側肩膀受力不均。減少躺在沙發或床上滑手機的時間,且不要固定同一個姿勢太久,超過半小時最好進行伸展活動。

crop woman massaging sore neck and muscle stretching
Photo by Karolina Grabowska on Pexels.com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