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當局者迷,旁觀者清」,我們很難抽離自身客觀地看待事物;而當別人遇到問題向我們求助時,我們又會像一位參謀遠慮的智者,提點出問題的所在。當局者困境有個不錯的方法能夠得到緩解,那就是先分辨事情為自身可控制或不可控制的範圍,當發現事情為自身無法改變的狀態時,純然的接受且放下,能夠為自身避開許多不必要的煩惱。寧靜禱文:「請賜我寧靜的心,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事;賜我智慧,以分辨兩者的不同。」
抱怨是認為裡所當然的事沒有被滿足
「公司年終怎麼這麼少啊?」「為什麼隔壁小明可以考上國立大學而你不行?」「其他人工作都那麼輕鬆,為什麼只有我每天忙的昏天暗地?」抱怨、委屈、失望是我們對生活不滿時所會有的負面行為及情緒。雖然我們知道抱怨對處境的改善沒什麼幫助,但總有一股怨氣想找地方抒發,而抱怨,是因為自己認為理所當然的事沒有被滿足;過高的期待容易造成失望,失望是事情的發展與自己的預期有出入;委屈則是得不到所期望的回應,無法獲得滿意的答覆或解釋讓人身心俱疲。
允許自己犯錯
完美,是至高無上的指標,卻也是帶來痛苦的淵藪。我們不應該自責、遇上壞的結果也不需要太過後悔,告訴自己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是最好的安排。可以容許自己的不完美,也可以有情緒,並試著與情緒相處。告訴自己雖然不夠好,但也付出了努力。
6A自我對話模式
6A自我對話模式分別為:覺知(aware)、承認(acknowledge)、允許(allow)、接受(accept)、轉化(action)、欣賞(appreciate)。覺知自身目前的狀態與將要前往的方向;承認自己不前的不足並勇於面對;允許自己可以不夠完美,也允許自己面對挫折時可以有情緒;接受任何形式的結果,暸解事物的發展都是最好的安排;轉化自己負面的情緒成為下一次冒險時的養分,將得到的經驗內化成為自己處事的底層思維;欣賞自己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,也欣賞自己所擁有的一切。
只有回顧時才能串起過往點滴
我們將時間花在哪裡,成就就會在哪裡。許多看似不相干的成就,最後卻殊途同歸。賈伯斯說過:「你無法預先將點點滴滴串連起來,只有在未來回顧時,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。」因此勇於嘗試與學習,儘管看似與自己的工作無關,但也許最後能夠幫上忙的,常常是一些當初自己認為不相干的經驗。
付出的終究會回到自身
幫助別人時我們時常會感到心情愉悅,在付出的過逞中,當一句話說出,或一個行動的產生,都會形塑出我們存在的意義,俗話說:「施比受更有福」。付出必定會有回報,只是會以不同的形式出現,隨著付出的增加,回饋也會以複利的形式成長。
一天很長,但一年很短
早上醒來,拖著疲憊的身體上班,覺得一天的時光總是很漫長,原本規劃下班後要好好地讀一本書,或是進行一段時間的運動,下班後卻提不起勁。一日復一日,每當快過年時,會感嘆自己來不及完成去年定下來的計畫,覺得時間過的太快難以捉摸。沒有在一天內發生的,通常也很難在一年裡發生,一天很漫長,但一年很快就過去了。有時太過追求完美反而會裹足不前,但其實重要的不是第一步走了多遠,而是持續的積累與堅持,當一件事情我們有六成以上的把握時,我們就可以著手進行,過程中再透過經驗反覆修正,減少時間的浪費。
時間在哪,成就隨之而來
專注力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資產之一,隨著時代的進展,太多資訊佔據我們的思緒,導致人的專注力降低至8秒左右,許多短時間的視頻也是造成專注力下降的主因。我們需要暸解,時間花在哪裡,成就就會在哪裡。在還沒把習慣養成之前,紀錄可以幫助我們追蹤及改進認知。紀錄也能對抗時間帶來的資訊遺失,就像投資一般,但卻是穩賺不賠的行動。
為困難賦予嶄新意義
無趣、重複性高、制式的生活,或許讓人感到厭煩,但意義是人所賦予的,當我們轉念,透過記錄生活的心得,我們就可能從看似枯燥的生活中提煉出一些趣味,從無奈中看見希望,也能帶給自己意想不到的禮物,從中療癒自己,鼓舞自己並活出精彩有趣的人生。
